旺報【記者張國威】

╱新聞分析民進黨立委劉世芳繼「扯鈴是助中國統戰說」後,又於11月30日在立法院批評赴陸退將「媚共」、「比童軍還不如」,再度引發去中爭議。此舉除凸顯出民進黨欲破壞兩岸和平交流的「現狀」,並暴露其在兩岸關係上,是以中國為敵國的心態,和民進黨宣稱的希望兩岸和平剛好是反其道而行。

國共內戰時,國共之間是「有協議、無和平」,但在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遷台以來,儘管兩岸在法理上台中公司註冊仍處以「內戰狀態」,可兩岸關係實質上已演變成「無協議、有和平」,僅差簽署《和平協議》這臨門一腳。

減俸溯及92年 意義凸顯

民進黨執政後,連退將赴陸參與紀念國父孫中山的活動,都要予以打壓;退將在香港媒體批評台灣國防政策也被視為「媚共」。此舉除了違反台灣引以為傲的言論自由外,這種打壓兩岸和平交流的作法,有違總統蔡英文選前「維持現狀」的政治承諾,也凸顯民進黨在進行「去中」、「隱性台獨」活動時,將大陸視為敵國的心態。

劉世芳提案將赴陸少將以上階級減少退休俸、收回獎章勳章,並「溯及既往」至1992年,為何要溯及1992年?因為1992年除了是兩岸「九二共識」的定基之年,也是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》立法施行之年,依據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》,大陸與台灣人民才得以正常往來交流、通商,兩岸退將並自此開始互動往來,增進兩岸軍事互信及交流。

提案修法 旨在去中國化

一旦綠營修法成功,對赴陸退將懲處溯及1992年,不但等同現在的蔡政府,否定了李登輝時期、陳水扁時期、馬英九時期,兩岸為和平而努力的交流,還隱含著否定「九二共識」及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》所帶來的和平交流現狀,台中申請公司登記這與蔡政府上任後承諾會「尊重1992年兩岸兩會會談的歷史事實」及兩岸「維持現狀」的說法背道而馳。

劉世芳說要終結退將「媚共」,避免國家機密外洩疑慮,影響軍心。但難道退將到國父孫中山的故鄉參與紀念大會就是「媚共」?在香港媒體對台灣國防政策發表評論就是「媚共」?至於洩露機密,近年來共諜案皆是曾經手國防機密的退伍校官、尉官,未出現退伍少將以上將官階級成為共諜,因此管制對象應該是「職台中商業登記務」,而非「階級」。劉世芳明知已經有法律規範,但還是要提案修法,根本就是赤裸裸地去中國化、阻斷兩岸退將交流。

阿扁昔赴陸 怎就不媚共

回顧過去,大陸吸收國軍退伍校官、尉官,多在東南亞進行招待活動,甚至在網路空間進行,不可能堂而皇之地就在大陸進行吸收活動;而影響軍心更是荒謬,將這些退伍將官的照片粉筆拿到中、低階層士官、士兵去指認,根本無人認識,退將接受採訪的媒體也未能在台灣落地,又何來影響國軍軍心之說?

僅以退將赴陸就斷定其對中華民國不忠、不愛國,並不公平客觀。時任立委的前總統陳水扁1993年也曾赴陸,並在天安門前與毛澤東像、北京軍事博物館的坦克合影,怎麼綠營就未批評其「媚共」?綠營近年來背後與大陸的交流就不是「媚共」?

綠營這種帶有雙重標準的打壓作法,不但會讓兩岸官方交流中斷的現狀雪上加霜,更會嚴重傷害自520以來,情勢就漸趨嚴峻的兩岸各種民間交流,也暴露綠營將兩岸交流「封鎖」,只准自己定義下的兩岸交流發生、將其他所有不持綠營立場的兩岸民間交流活動都打成「有賣台嫌疑」或「被統戰」的雙重標準。C03D28FDA75C99F0

arrow
arrow

    adc446u0d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