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時報【李欣恬╱台兒童教育課程北報導】

印尼皮影戲大師立德加(Ledjar Subroto)來台舉辦工作坊,分享他把布幕撤掉的創舉,讓皮影戲偶用多采多姿的樣貌示人,並親自傳授皮影戲偶製作及使用方法,目前正在台北大稻埕戲苑舉行。

立德加現年78歲,他拿手好戲是《鼠鹿》,這部探討愛護生態環境的寓言,劇中各式各樣的戲偶,包括鹿、兔子、老鼠、袋鼠、犀牛、鱷魚、神怪等,活靈活現、巨大且逼真的外型,色彩鮮豔、栩栩如生,像是來到動物天堂,而這一切,都是立德加為了孩子們的設計。

立德加說:「傳統皮影戲躲在布幕後,容易產生距離感,一旦去掉布幕,小朋友就更輕易地接觸皮影戲,可聽、可看還可摸,說故事更生動了!」

立德加來自印尼偶戲的搖籃之地爪哇,他父親是木偶藝術家,立加德自幼成長於偶戲世界裡,長大後卻發現印尼偶戲逐漸式微,有凋零危機,因此決心往皮影戲發展,並且大幅改良,撤掉布幕、簡化音樂,還減少換場景的次數,大幅度地拉近和觀眾的距離,1980年所推出的《鼠鹿》,幼兒教育課程令他聲名大噪,到美國、荷蘭等地巡演。萬聖節造型

一生為印尼皮影戲奉獻心力的立德加,除了為孩童們說故事,他的皮影戲題材也包括印尼殖民歷史,用藝術留住印尼的根源,他說:「如果我這一代人不能讓印尼年輕人有機會接觸、愛惜偶戲藝術,總有一天印尼人需要到國外學戲。」

由於立德加的皮影戲偶,外型精緻、優美,除了萬聖節造型 diy是說故事的道具,同時也是獨立的藝術品,不僅到過荷蘭美術館展覽,同時也是私人藏家的收藏。

不給糖就搗蛋241EAC5BF2E06FEB
arrow
arrow

    adc446u0d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